王绩:开心时喝酒,不开心时回家喝酒
王绩摇摇头,“待诏就那么点工资,而且工作沉闷无聊。不过,按门下省的惯例,我每天可以领三升好酒,这诱惑......不可抗拒,不可抗拒!”
江国公陈叔达听了,哈哈一笑:“三升好酒,哪里留得住王先生这样的大才子。”于是特批每天给王绩发一斗酒,传为美谈,时人称之为“斗酒学士”。

其实,王绩的内心是这样的:一斗......也不够喝的呀......
为了让人知道他的酒量,王绩模仿陶渊明,写了篇《五斗先生传》,称自己“常一饮五斗”,“以酒德游于人间”。江国公表示读完很尴尬。
翰林院的美酒一喝,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贞观初年,王绩已经四十多岁,因病辞官回乡。病愈不久后,他被调往有司任职。
有司相当于某个部门的主管,待遇比待诏要好多了。可王绩不知从哪打听到,太乐署有个叫焦革的官吏酿得一手好酒,肚子里的酒虫勾得蠢蠢欲动,一心想调到太乐署。
近水楼台先得酒,王绩厚着脸皮向吏部软磨硬泡,人家就是不同意。太乐署是朝廷掌管礼乐的部门,是太常寺的下属部门。吏部认为王绩这是跨部门调动,不合规矩。
王绩急了,“你别管啥规矩,我自有深意。”
吏部一听有点慌:该不会是什么党羽斗争,卧底调查吧,可别把我牵扯进去。算了,随他去吧。
就这样,为了酒,王绩从部门主管变成了音乐制作人。你酿酒来我全喝光,日子过得好不惬意。哪知道,王绩还没喝过瘾,焦革夫妻二人便在一年内相继去世了。
“老天不让我喝这等好酒啊,太乐丞当得也太没意思。不如归隐山林,一壶浊酒倒胜过案牍劳形。”

王绩三仕三隐,都与酒有关。这次辞官,是真正地离开了。
听闻乡间有个叫仲长子的隐士,率真高洁,又无妻子儿女。王绩修建房屋,与其比邻而居,度过余生。
两人每日里清谈对酌,直至星月初上。屋子周围种满了药草,春秋酿酒,夏冬赏花。即便当地刺史前来拜访,亦闭门谢客。
莫名的一股神仙眷侣秀恩爱的气息......
虽然王绩被后世评为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但纵观他的一生,似乎没做什么大事,如今也没多少诗歌流传下来,倒像是个颜值与才情兼具的人耽于饮酒,最终碌碌无为。赤条条来,无功而返。
他在《自撰墓志铭》中写道:“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人或问之,箕踞不对。盖以有道于己,无功于时也。”
求其鸣矣,不得友声。言语之间,流露的尽是没有知音的寂寥。问他字号缘由的人,说明正是不懂他的人,他便傲慢地倚坐着,懒得回答。
人生中唯一的乐事,就是饮到酩酊大醉,于醉乡追先贤遗风。嵇康、阮籍、陶渊明都是他一生崇拜的偶像,这些人不也是饮酒复长啸,咏归去来兮辞吗?
原创文章,作者:历史不清不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2805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