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狄俄尼索斯式的摇滚狂欢

发布:2019-03-27 10:54 · 娱乐圈那些事儿

答应我,假如你要去看《波西米亚狂想曲》,请起码去一家有杜比音效的电影院,如果能直接去看“卡拉OK”版就更好了!当电影院的灯光熄灭,大屏幕伴随着20世纪福克斯的LOGO亮起来,你即将进入的,是一场狄俄尼索斯式的摇滚狂欢。

《波西米亚狂想曲》:狄俄尼索斯式的摇滚狂欢

即使你不是Queen乐队的粉丝,你也会沉浸其中!

酒神狄俄尼索斯

狄俄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当中的酒神。尼采在其哲学著作中,将古希腊人的酒神祭祀与原初的情感、混沌的狂欢联系在一起,认为狄俄尼索斯代表着一种“趋近疯狂、超越界限和模糊自我的驱力”。这种驱动力成为艺术创作的源泉,促使着人们在音乐、舞蹈等艺术当中张扬自己的个性,享受当下的狂欢。

这种狂欢与激情正是《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传记片为观众带来的情感体验。

《波西米亚狂想曲》:狄俄尼索斯式的摇滚狂欢

不过,准确来说,这部斩获今年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的传记电影,其传主并非整个Queen乐队,而是乐队的主唱――弗雷迪・墨丘利。

弗雷迪・墨丘利

如何评价弗雷迪・墨丘利?他是天生的歌者与表演者?是天才般的创作人?又或者,一名男同性恋,一个孤独的灵魂?

影片节选了弗雷迪自1970年加入乐队,到乐队参加1984年“拯救生命”(Live Aid)演唱会的时间段。于外,突出了弗雷迪作为一名表演者的伟大与追求,于内,则展示了弗雷迪自身作为个体与社会、与周边关系的联结;将上述标签打在了拉米・马雷克饰演的弗雷迪・墨丘利身上。

《波西米亚狂想曲》:狄俄尼索斯式的摇滚狂欢

作为演员,拉米・马雷克为还原弗雷迪・墨丘利所作出的努力不可忽视,无论是体毛、说话的语气、还是舞台上的表现力,又或者舞台下对音乐的痴迷。

在舞台之上,影片中穿插的一场场演唱会复刻了Queen的成绩,也将弗雷迪・墨丘利独特的舞台表演重新带到观众面前。尤其是影片最后的20分钟,将当年的“拯救生命”演唱会作为Queen乐队重新复合的首场演出,不仅是影片的高潮,也是演出的高潮。

“拯救生命”演唱会

在当时,这场被号称“流行音乐史上最出色的演出”在伦敦与费城同时举行,其直播观看人数几近超过1亿,光是英国温布利体育场的现场观众就超过7万多人。而电影剧组也扎扎实实地复刻了这场演出。

《波西米亚狂想曲》:狄俄尼索斯式的摇滚狂欢

剧组找了7万多群众演员,四处搜罗了当时的服装与发型,连弗雷迪钢琴上的啤酒都摆得一模一样。

当马雷克重现弗雷迪演出前教观众唱歌并获得全场应和时,当全场七万多人共同跟着“We’ll we’ll rock you”的旋律拍手跺脚时,屏幕外的电影观众很难不与现场观众产生共情,一起沉浸在Queen的舞台演出带来的激情与狂欢当中。

作为传记的电影

尽管有Queen的老成员与经纪人坐阵,出于电影剧本的制作需求,这部传记片依然放大了弗雷迪・墨丘利一生的戏剧性和冲突性,也使弗雷迪的形象成为了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家。

《波西米亚狂想曲》:狄俄尼索斯式的摇滚狂欢

在舞台之下,影片格外凸显了弗雷迪在Queen当中的作用,将许多乐队大事件都置于弗雷迪身上,例如卖车出专辑、拿了4百万美元单飞等等。

除此之外,弗雷迪性格当中任性与肆意妄为也被放大了。

在第一次与Queen的前身Smile乐队合作时,他就随意地修改歌曲当中的歌词,面对台下观众的嘘声也不屑一顾。为了选曲的争执,弗雷迪能够拿着砖头砸破制作人的玻璃窗。

(1)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