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纪故事内容如下: (一)《情贞记》 书生赵王孙年方15岁,貌美多才,为人正派,常遭同窗戏弄,改投在琼花观讲学的名师秦春元门下。新科探花翰林林风翔性好南风,偶见赵生,慕其风姿,改名投秦春元门下。其情感赵生,与通。后风翔恢复翰林身份,助赵生于县试、乡试取得榜首,并中进士。赵生为官有德声,后风翔以忤中贵坐斩,赵生救之得免。双双弃官,隐于白门。 (二)《情侠记》 天津卫张机,文武双全,甚得抚台何观涛器重,打败山寇之部下,得二妻。天津有秀士钟图南喜南风,见张机风流倜傥,甚羡,邀其饮宴,后饮之以迷魂酒,将其迷奸。钟图南后中进士,被差往陕西平兵变,告急,张机率兵往助,与钟生共破西安,重拾旧欢,后来二人双双弃官。 (三)《情烈记》 文韵之父曾为官,早死,家道破落。前曾与财主之女定婚,后财主悔婚,买通大盗拟将文韵?害。文韵后得救,无以为生,加入戏班为正旦。书生云汉,字天章,结识文韵,遂成欢好。文韵又组戏班,赚钱供天章读书,二人相处如夫妇。然文韵遭人暗害,自杀而死。观音怜其忠贞,着其三年返回南海。文韵魂魄不散,追随天章,暗中相助。后天章获知真相,为文韵报仇。 (四)《情奇记》 李又仙随父上京,途遇响马被劫,卖身南院燕家,得百金赎父,受尽苦楚。得匡前来赎之,李又仙男扮女装,为得匡妾,居别院。得匡有一子名匡鼎。当得匡遭奸人陷害,家人走散,李又仙救出匡鼎外逃,为尚书之孙女所庇。匡鼎后来娶尚书之孙女为妻,从李又仙口中得知家变事,遂为父申冤。李又仙原为玉华真人,因思为女性谪入凡间,后来重返仙界。 弁而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 此书是罕见的孤本,存于大连图书馆。原序后的图章是素政堂、天花藏,证明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全书45回,有人物像三十七幅,每幅均有赞词。写南宋初年洞庭湖杨幺起义之事。作者有感于徽钦二帝,无治世之才,任用奸佞,以致金人自北而南……所以,把杨幺起义和宋江起义联系起来,写成一部《水浒传》的续书——《后水浒传》。 明末清初长篇小说,题青莲室主人辑。小说写宋江、卢俊义等梁山好汉被朝廷害死后,昏君奸臣依旧倒行逆施,荒淫误国。徽宗听信童贯等人联金攻辽之计,引起金兵大举向中原进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百姓流离失所。宋江转世的杨幺、卢俊义转世的王魔,和其他梁山好汉转世的马隆、何能等38人,在贪官污吏的逼迫下,于洞庭湖聚众起义、除恶扬善的事迹。 明清章回小说《后水浒传》是我国名气最大、流传最广、成就最高的25部名著续书之一,原著者青莲室主人。故事描写水浒英雄含冤就义后纷纷转世,变身为杨幺、王摩等诸多好汉,他们劫富济贫,惩恶扬善,相继汇合于洞庭湖,形成了一支令官府闻之丧胆的浩浩水军。故事演绎得曲折动人,畅快淋漓,文学大师鲁迅、国学大师胡适都曾对其作过很深的研究和专门的评论,可见此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根据明清小说研究专家、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章培恒教授的分析,《水浒传》的续书主要有三种,一部是清初陈忱的《水浒后传》,一部是清代后期俞万春的《荡寇志》,而这部《后水浒传》想象奇特,情节曲折跌宕,足以动人。但由于作者的创作目的是为梁山水泊英雄的被害鸣不平,是一部总结梁山英雄招安受害的反思之作,因此在当时看来思想太过大胆,所以相对影响较小。 小说--天堂
《小八义》,又名《英雄小八义》、《梁山后代》,是部在民间流传较久的长篇鼓词,讲述的是水浒梁山英雄后代的传奇故事。田连元评书《小八义》叙宋徽宗时,落难公子周顺与表兄徐文彪、江湖好汉尉迟霄、唐铁牛、梁山好汉后代孔生、时常青、花云萍、阮英结为小八义,为国除奸,为民除害的故事。 徽宗皇帝赵佶昏庸失政,太师蔡京趁机摄政并阴谋篡权,他诬陷清正廉明的吏部天官周义里造反,蛊惑赵佶下旨将周义全家一百零三口绑缚法场斩首,御林军将周义之子周景隆和周夫人秘密放走。周夫人和周景隆前去济宁投靠亲翁梁士太,梁士太知周家之祸恐受牵连决议退婚,同时授意指使义子梁滚暗害周景隆。梁府千金梁秀英梁府闻知气愤不已,她和老管家梁忠毅然冒险救出周景隆。周景隆无奈只好远走他乡。在漂泊途中先后结识梁山后代飞毛腿阮英、孔氏三兄弟、金枪将徐文标、踏雪无痕花云平、无影侠时长青、尉迟肖和猛汉唐铁牛。他们侠肝义肠、扶危济贫,同恶霸和奸臣作斗争。最终将蔡京阴谋叛乱的武装组织藏兵营打败,斩杀了助纣为虐的恶僧铜头和尚。周景隆也在漂泊途中发奋读书考中状元,为国锄奸。小八义士齐聚汴梁保家卫国,共敌外患,谱写一曲人间大义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