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话百篇三

中国童话百篇三

池塘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蝌蚪,小蝌蚪的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帅!小蝌蚪在干什么呢?它们正用细细的长尾巴当画笔,认认真真地写作业哪! 写呀写,写出了一行行没有格式的小诗;画呀画,画出了一池看不出谜底的画谜。

中国童话百篇二

中国童话百篇二

有一把大剪刀在草原上游逛,它一边走一边唱歌: 咔嚓!咔嚓! 我是剪刀大侠。 谁不听我的话,咔嚓!咔嚓! 一棵有学问的山菊花听见大剪刀唱歌,摇摇头说:这歌词写得不太好,开头是‘咔嚓咔嚓’,怎么结尾还是‘咔嚓咔嚓’? 你管得着吗?大剪刀一扭头,咔嚓一下把山菊花的脑袋剪掉了。大剪刀唱着歌朝山坡上走去。

中国童话百篇一

中国童话百篇一

熊奶奶从地里摘来一棵卷心莱。 熊奶奶手拿莱刀,刚想把刀切下去,只听到卷心菜发出叽叽咕咕的声音。 熊奶奶吓了一跳,卷心莱怎么会有声音?是自己耳朵出毛病了?她再仔细听,卷心菜真的在叽叽咕咕说着话。 熊奶奶喊了起来:天哪,卷心莱在自言自语呢! 她侧着耳朵听了半天,也不知道卷心莱在说些什么。 她跑出门外,喊来了河马先生。 河马先生竖起耳朵听了半天,也不知道卷心菜在说些什么。 熊奶奶又去找来了兔子先生。 兔子先生竖起一对长耳朵听了半天,他说:卷心菜先生一定说的是外语,我没学过。

男生贾里

男生贾里

男生贾里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勾勒出一幅幅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画面,情节引人,语言幽默,人物个性鲜明,富有时代气息和艺术魅力。主要讲述一个名叫贾里的男生身边所发生的事情。 男生贾里可不是个平平常常的人物,他的故事真不少!这个大男孩聪颖机智、热情侠义,他周围的伙伴们一个个都不同凡响,经常会做出点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干出点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少年生活,看到他们有滋有味的成长历程。 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勾勒出一幅幅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画面,情节引人,语言幽默,人物个性鲜明,富有时代气息和艺术魅力。 有时,我觉得自己像只枕头,离别人的脑袋很近,却猜不透别人是怎么想的。谁能发明测试别人内心的仪器,我愿存钱买上一台。 ——摘自贾里日记 《男生贾里》是一部反映当代中学生精神风貌的小说,小说用生动活泼、轻松幽默的笔调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家庭、学校生活的各个侧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男生贾里》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奖,第三届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首届《巨人》中长篇小说奖第一名。在上海一百六十万中小学生投票产生的“首届上海优秀少儿读物评选活动”中荣获头奖。2009年5月27日,被改编为电影,全国公映。评论家说:“《男生贾里》是近年难得的深受中小学生欢迎的长篇小说。”(《文艺报》)“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无愧为我们时代的优秀之作。”(《文艺报》) 男生贾里:秦文君,当代作家。1954年生,上海人。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系。1971年赴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林林场插队务农,1982年任上海少儿出版社编辑,后为上海《选刊》主编,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少年作家班编委,中国少年作家杯大赛评委会评委。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少儿出版社、《中国》主编。 当代最出色的作家之一,以创作儿童小说闻名,1981年创作出了第一部中篇小说《闪亮的萤火虫》,1982年开始其文学创作。其作品往往从儿童视角出发,展现儿童的所思所行,语言风趣幽默,且不乏感人之外,非常富于感染力。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小丫林晓梅》、《会跳舞的向日葵》等,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

柳如是集

柳如是集

奇女子柳如是的诗词百余首,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的完整呈现袒露了柳氏自己的灵魂,表现她对人生、爱情、中华文化真谛的真实感受和无悔的追求。本书对文化史女性篇章中何以出现这种奇人奇文进行了富有诗意的诠释。 柳如是集:柳如是,女诗人,秦淮八艳之一,一说浙江嘉兴人,一说江苏苏州吴江区人。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与金陵之间。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其墓在江苏常熟虞山花园浜。 柳如是,本姓杨,名爱;改姓柳(一说原姓柳),名隐(一说隐雯。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载:至若隐遁之意,则当日名媛,颇喜取以为别号。如黄皆令之;离隐,张宛仙之;香隐,皆是例证。盖其时社会风气所致即于名字别号一端,亦可窥见社会风习与时代地域人事之关系。)字靡芜,后改名是,字如是。又以佛典中有如是我闻之语而号我闻居士;与钱谦益(字牧斋,世称虞山先生,常熟人。明朝官至礼部右侍郎。降清后,托官数月,病狱而已。)结婚后,钱取柳姓郡望,称……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 这部著作区别于先前文学作品的第一个特征,是其对自然巨细靡遗的描摹和引申。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并且描写也不流于表浅,而是有着博物学家的精确。 作者无微不至地描述两年多的湖畔独居生活,目的在于通过这次亲力亲为的实验向读者证明:其实不需要很多钱,也能够好好地活着,而且能够快快乐乐地活着。 在今天的中国,有太多的人,为了一日三餐或者三房两厅,过着奔波劳碌、忧心如焚的日子;也许还有同样多的人,他们去澳洲旅游,去西藏朝圣,去欧洲购物,花三千块钱吃一顿饭或者做一次头发,却依然感到空虚和痛苦。但生活其实不必如此。这本《瓦尔登湖》能够让你明白这个道理。 这是一本字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其中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及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会自然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长征记

长征记

长征记作者色诺芬是古希腊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也是军事家。本书除记述他随同希腊十万雇佣军参加小居鲁士争夺波斯王位的战争经过外,着重记述小居鲁士在战争中阵亡后,希腊雇佣军由波斯腹地穿过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进抵黑海南岸,撤回希腊的冒险远征过程,《长征记》叙述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文笔生动自然,所记事实基本可靠,不失为一部名著。 这是色诺芬最出色、流传最广泛的著作,是根据他率领那支希腊雇佣军远征波斯帝国的腹心。在失利之后又历尽艰辛、从波斯回到希腊的悲壮经历而写成的。一万三千名希腊雇佣军参加了远征,当他们渡过攸克星海(黑海)回到希腊只剩下五千余人。虽然他在书中对自己的作用做了夸张描写,但是它为后人提供了有关希腊雇佣军与波斯帝国的许多真实细节,而且还记录了雇佣军所经过的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情习俗,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另外,此书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代军事教科书,向后人提供了古代希腊人的用兵之道及其实际战例,对后来的希腊兵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次远征极大的鼓舞了以后的希腊马其顿人对波斯的远征,据说马其顿的亚力山大在同波斯帝国军队决战伊苏斯之前的动员会上,就曾引用这次远征以鼓舞士气。

杀楚

杀楚

《方邪真之杀楚》是《温瑞安作品集》之一,书中主要写的是四大名捕的故事。书中介绍了追命为追查留县太守孟随园满门被弑一案,寻至洛阳附近一小店中稍事休息。小店中气氛异常,一白衣书生落拓而坐,其余人等则神色忧急。 洛阳四公子之一“小公子”池日暮于此时赶到,奇变突生,这地方突然间变成了血肉屠场。 追命、白衣公子方邪真不忍,出手相助,击退众杀手,却卷进了洛阳四公子的争斗之中,池日暮更欲招纳方邪真,方邪真如何决择?追命面临危难中,又如何渡险…

圆舞

圆舞

小小的周承钰在母亲同惠叔的婚礼上遇见了傅于琛,他陪她说话,他给她东西吃,他抱她回家睡觉。幼小的心灵对傅于琛有了极深的印象。在她九岁那年,他又出现在她的生命里,从此以后,长长的人生路,都同这个比惠叔小一点点的男子有了交集。 周承钰被父母抛弃后,傅于琛收其为义女,但两人间的感情却是微妙万千。傅一方面对承钰万分关注,一方面不停地结交女友,甚至两次结婚。承钰则牢记傅教给她的圆舞规则,甘心等待,并在继承了继父的遗产之后,摆脱了傅为其安排的生活方式,试图以平等的地位争取爱情的结果。然而,傅仍认为承钰尚未长大而继续回避她。承钰凭着天生丽质,成为国际名模并与经纪人袁祖康结婚。因为袁的感觉很像傅于琛。后来他们定居美国,而其实袁有类似贩毒的经历,于是获罪入狱,然后。 后来周承钰回到香港。而傅于琛始终没法面对他们的感情。傅于琛不断地结婚,不断地跟长得酷似周承钰的女孩在一起嬉戏。等到傅终于决定回到承钰身边的时候,承钰却得了乳腺癌一类的病,有香港另一个女孩照顾她。她病恢复一点之后和那个女孩一起居住。很安宁。 最后是周承钰和傅于琛重逢。周承钰看到傅于琛又收养了一个女孩,和曾经12岁的周承钰一模一样,樱桃红的口红,衬衫裙子马尾。而后他们分别。 《圆舞》作者亦舒,生于上海。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记者和编辑。后赴英国留学,任职酒店公关部。进入香港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七年后辞职。现为全职作家及家庭主妇,并移居加拿大。 经典语句 “记住,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玄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她没有自卑感。” 后来在人生道路上,吃了许多许多苦,但首宗,还是寄人篱下之苦,比生老病死更甚。 “一定是音乐不对,我与傅于琛却会错了意,空在舞池中,逗留这么些时候,最后说再见的时候,没找着对方。” “说简单点,姿态要大方,切勿似小老鼠偷到油,或是似小捞女找到户头。” “十年寒窗,十年苦干,再加上十足十的运气,才能有一份事业,你别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大多数人只能有一份职业,借之糊口,辛劳一生,有多少人敢说他的工作是事业?” &;能说的委屈不是委屈,能夺走的爱人不是爱人 圆舞: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五岁时到香港定居,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亦舒赴英国修读酒店食物管理课程,三年后回港,任职富丽华酒店公关部,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曾当过电视台编剧。后为专业作家,并移居加拿大。 亦舒于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宁波镇海,五岁时到香港定居,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并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亦舒赴英国曼彻斯特攻读酒店食物管理课程,三年后回港,任职富丽华酒店 公关部,随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曾当过佳艺电视台编剧。现时为专业作家,并已移居加拿大。 事实上,亦舒早在十四岁便在《西点》杂志上发表其第一部小说《暑假过去了》,首部个人小说集《甜呓》则在1963年出版。她的多部作品,包括《玫瑰的故事》等,亦曾改编为电影。除小说外,亦舒还撰写散文和人物访问稿等。亦舒的作品以情节取胜,故事往往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结局受欧亨利的影响,常常出乎意料,富有传奇色彩。在语言

脍炙英雄

脍炙英雄

《脍炙英雄》为孔庆东2008年度新作结集。最生猛辛辣的杂文,针砭时弊,纵横古今中西,诙谐幽默,鲁迅之后,少有人及。《脍炙英雄》中的大量篇幅以最大尺度畅谈文革轶事,以爱国情怀反思共和国历史,缅怀先辈英雄,迥异流俗,别有一种历史观。其重磅文章《十大元帅的情缘》《学习梁漱溟》,评人论世,精彩新见纷呈,远胜众多百家讲坛作品。 马列风骨,毛鲁精神,北大文章,中国气派。 北大醉侠论十大元帅的情缘。 凭谁问:少年时代的梦,有多少人还会再做?马列风骨,毛鲁精神,北大文章,中国气派。 伍若兰给朱德做了一双布鞋,还赋诗一首道:“莫以穿戴论英雄,为民甘愿受清贫。革命路长尘与土,有鞋才好赴征程。”因为伍若兰脸上有点麻子,朱德就趁机打趣道:“你有麻子,我有胡子,我们就‘麻麻胡胡’结婚吧!” 在表面的宏伟绚烂之下,中国向世界款款深情地倾诉着:“世界啊,我被尔等冤屈多时了。我有灿烂的礼乐,光辉的文明。你们有的我都有,你们没有的我也有。今天,我忍了那枪林弹雨的扫射,我花了这海水般的银子,挨家挨户都请到了,你们吃着暍着,且听我王老五诉说诉说,我跟尔等是同一个世界啊,我跟尔等是同一个梦想啊……” 我们那时经常贬低老皮的智商取乐,老皮也不生气。话说一日我们几个流落荒岛,饥饿难耐。老皮天性纯良,慨然道:”切吾手指,暂且充饥,他日或可再生。”郁文操刀欲切。老皮忽然喊停,补充道:“砸肿了再切,那样肉多!” 十余年来,孔庆东持续写作当下中国罕见的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的痛快文字,而这本《脍炙英雄》则是其2008年度最猛新作集结。这位北大醉侠在书中大谈文革轶事,畅论新中国十大元帅的情缘,其生猛辛辣的评人论事,可谓精彩绝伦。韩毓海誉其为“马列风骨,毛鲁精神,北大文章,中国气派”;语言学家抱冰庐主人评其“机趣横生,妙语解颐,寓正谊于幽默,弘至道于诙谐,天下博客第一” 脍炙英雄:孔庆东,1964年9月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费县(故鲁国沂蒙山区)。自称孔子第73代孙。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大学教授。曾用笔名孔和尚、孔醉、醉婴、周三、丛剑、孤岛独一郎等。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6年获博士学位(严家炎推荐),现任北大中文系教授。著有《超越雅俗》、《1921谁主沉浮》、《47楼207》等书。他对较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术界对的重视。孔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主讲金庸和鲁迅。但是其《正说鲁迅》节目被指存在多处错误[2]。孔曾参加第一视频《孔和尚有话说》节目,被一些人称为北大醉侠。 在本专业之外,孔庆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特别是金庸武侠)研究、老舍研究、戏剧研究等诸多领域均有重量级学术成果问世,其中有多项均弥补了中国学术界的空白。其曾被列为北京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榜单第一名,并多次当选北京大学最佳教师。其课堂上往往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及普通民众,教室经常出现

华氏451

华氏451

《华氏451》是当代大师雷·布拉德伯里最经典代表作之一,李家同教授最爱的40本书之一,法国电影大师楚浮改编拍成影史经典之作。李家同、南方朔、冯光远、詹宏志等强力推荐读物。李家同评价该书:这本书描写的是另一种恐怖新世界,这个世界的独裁者不准人民有书,一旦发现了书,一概烧掉,「华氏451度」是纸张起火的温度,这本书的结尾,是一群人只好将整本书背起来。 《华氏451》是雷·布雷德伯利关于控制与对抗的代表作,有着多达五百万册的发行量,备受世人推崇。今天重读这部经典之作引起的共鸣,与作品50年前首次出版造成的轰动如出一辙。 《华氏451》发生在一个压制思想自由的世界里,这里所有的书被禁,消防员的工作不是灭火,而是焚书。小说主人公已经当了十年消防队员,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从事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奇特的女孩,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疑虑,直至对这个世界发起挑战。 故事主人公盖伊·蒙泰戈是一名消除队员,不过他的工作是焚烧违章书籍。他已经当了十年的消除队员,并且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乐趣:在午夜奔跑,看着书一页一页地烧成灰烬

秒速五厘米

秒速五厘米

如果,樱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那么两颗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 少年时,贵树和明理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很快,一道巨大的鸿沟便横亘在两人中间:明理转学,贵树也随着父母工作的调动搬到遥远的鹿儿岛。在搬家前,贵树乘坐新干线千里迢迢和明理相会,在漫长的等待后,茫茫大雪中,两人在枯萎的樱花树下深情相拥,并献出彼此的,约定着下一次再一起来看樱花。 时光荏苒,两人竟再没见过,虽然在人海中一直搜寻彼此的身影,但似乎总是徒然。再后来,他们分别有了各自的生活,只是还偶尔会梦到13岁时的这段青涩而美好的感情,才明白当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那个字就是爱。 本作由三个独立故事的动画短片构成。第一话《樱花抄》描述贵树与明里年幼时恋爱的心情,以及他们重逢的一天,第二话《宇航员》描述以对进入高中就读的贵树怀有好感的澄田花苗的视角来展现贵树与明里分别后的生活,第三话《秒速5厘米》则刻画了贵树和明里长大后内心的种种彷徨。 樱花抄 远野贵树因为父母调职而转校来到东京的小学。一年后,篠原明里也转校来到同一班级。两人因体弱多病,不擅长运动,而喜欢独自待在图书馆。虽然年纪还小,可是两人还是互相吸引,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存在渐渐变得无法取代。但是,两人亲密的世界因明里再度转校而悲哀地告终。之后,贵树一直努力地适应没有明里的世界。但在中学一年级的夏天,贵树收到明里写给他的信时,感情一下子再度涌现。他们开始通信,并再次得到能够互相传达心意的幸福。那年冬天,贵树要转校去一个遥远的地方。于是两人在信中约定了再见面的时间。 宇航员 中学二年级的第一天,澄田花苗看到从东京转校过来的远野贵树时,就已经喜欢上他。无论上课时还是放学后,甚至带狗在海边散步时,花苗都会在视线的一角寻找他的身影。为了和贵树在同一所高中而拼命温习,虽然合格了但还是没有向他告白的勇气,一直都暗恋着贵树。1999年,高中三年级的夏天,不但受姐姐影响而在高中开始的滑浪陷入了低潮,而且也决定不了毕业后的出路。虽然花苗对贵树的思念愈来愈强烈,但只是为了装作偶然遇上而一起回家。在高中生活只剩下半年时,感到焦急的花苗做了一个决定:能够在滑浪时再次站起来的那天,就向贵树表白。 秒速5厘米 2007年的东京,远野贵树在从事系统工程师的工作,过着忙碌的日子。出来社会工作后,季节和季节、年和年之间的区分变得暧昧起来,不知不觉就过了数年。那年年尾,贵树和交往了3年的水野理纱分手了。2008年,贵树在春天来临前辞职了。他既觉得有无数的理由要他这样做,同时又觉得能令自己接受的理由其实一个也没有。不久空气慢慢变得暖和,樱花的季节也到访东京。在一个恬静的平日,中午过后,贵树披上薄外套,走在街上 秒速五厘米:新海诚(本名:新津诚,1973年2月9日-),长野县南佐久郡小海町出身的日本动画作家和电影导演。居住在东京都。日本长野县野泽北高等学校、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国文学专攻毕业。于2002年公开独立制作的动画短片《星之声》后开始受到瞩目。 《永远的Y2》的P动画对于F玩家而言应该记忆犹新。绚丽的2D动画效果配合近乎完美的节奏感,给人以强烈的感官震撼。这就是新海诚在职F社5年间的代表作之一。1996年,新海诚在大学结业后加入日本F游戏会社(通常在相关仕事中以新津诚名义出现),负责程序、美工、动画与宣传影片制作。在职F期间,新海氏开始了个人动画短片创作。包括1997年的黑白短片《遥远世界》(1分30秒)、1998年的3D短片《被包围的世界》(30秒)、19992000年的黑白短片《她和她的猫》(5分钟)。2000年初夏,新海氏开始制作个人映像动画《星之声》。但由于工作的繁忙,导致《星之声》一度停滞不前。2001年5月,新海氏向F提交辞职。之后《星之声》的制作步上正轨,2002年1月宣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网站地图 粤ICP备15010458号

Copyright(C)2025 ALLRights Reserved 圆叶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