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忘了这个世界吗》最初的名字叫《丑崽》,初稿写于一九八〇年,两万多字写满了小叔叔留给我的记忆。但看着那两万字,怎么都不够表达对他的歉意与愧疚。三十年的锲而不舍,是,至今我再也没有感受到世界上还有人如他那般的对我。直到死,小叔叔依旧在傻傻地等待,他至死坚信我会回去栗山岭带他到昆明。 二十五岁那年,小叔叔像往常一样到资江放纸船,只因那纸船是我教他折的,并对他说过,纸船能顺着河流漂到昆明,只要看到纸船就知道我他想我了。然而,小叔叔癫痫病发,掉进资江,乘上我教他折的纸船去了天堂。故去的人生活在自己想象的美好之中,活着的人一生追悔不已,我能做的就是为小叔叔写一本书,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小叔叔永生,曾有一个叫卿汉禾的人来过、爱过这个世界。T
我八叔把毒瘾戒掉了。他东逛逛西逛逛,后来逛到了广西柳州。我八叔在柳州街头荡来荡去,看起来像是一个十足的盲流。后来他自己感觉到了这种危险,找一家旅馆住下。我八叔仍然冒充采购员,但是他很快发现在这里碰到的所有人,一问身份都是主任和经理。我八叔感到很奇怪,怎么这里晃来晃去的都是领导呢? 廖增湖(1969年~),笔名叶开,广东省廉江县人,现居上海。1987年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年获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经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五部,作品语言风格独特,幽默有趣,被评论界称为上海的王朔,中国的拉伯雷。叶开涉足领域广泛,在编辑、研究、创作各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他对语文教材的研究与批判,引发了全国性的巨大影响,出版的专著《对抗语文》《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语文是什么》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得到广大多教师和家长的推荐。叶开还被誉为莫言研究第一人,《莫言评传》《莫言的文学共和国》都是奠基性研究专著,并广受好评,《莫言的文学共和国》还曾荣获教育部和《光明日报》十大推荐书。因此,叶开的写作姿态成为了一个新的现象。
民国初期。江南古镇陶家大院出了一件怪事,后院古井突然冒出绿水,伴着浓浓的腥气。大院里的人个个胆战心惊,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谁都知道,过去犯了家法家规的陶家主仆,有好几个被扔进这口井里。大太太在井边敲山震虎,旁敲侧击。这时,在上海做生意六年多没回过家的陶老爷家书到了,信上说他的六十寿辰要在家中过。这消息让所有人惊恐大太太掐指一算,二天后就是老爷生日,于是,陶家上下忙成一团。除了忙着迎接老爷和准备宴,更忙着掩盖这六年多的是是非非。江南的陶镇是一个古老的城镇。陶家是这里辉煌几代、富甲一方的大户。这日,陶家喜气洋洋,正准备迎接在外经商的老爷回家过六十大寿。不料,迎回来的却是老爷的无头尸和陶家人从未谋面的老爷在外新娶的五姨太。陶家从此人心惶惶。对于老爷的死,陶家的姨太太们和大少爷又喜又怕。喜的是,治家严苛的老爷死了,平时做的那些违背家规的丑事就不会暴露,终于可以躲过轻则钉刺、重则投井的处罚;怕的是,新来的五姨太似乎知道每个人的秘密,还知道陶家一个关于财宝的秘密。自从五姨太进了陶家,怪事接连发生……就在陶家人互相倾轧、乱成一团之时,死去的陶老爷回来了……
这一天真是好个吉祥的日子。冬阳暖暖的,没一丝风儿。吴文章家大门口悬挂着三个硕大的圆形灯笼,把门前映照得一片彤红。午时,一顶花轿款款而来,停放在石阶前的麻石坪里,顿时,吴家大院火铳声、鞭炮声响成一片。:AT 刘祖保(刘鸣),男,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湖南省岳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岳阳市作家协会秘书长。 150多万字作品发表。出版有长篇小说《将军泪》,小说集《真情依旧》、《农历七月》,散文集《归来吧,飘去的云》,长篇纪实文学《风雨兼程》(与人合著)五部。中篇小说《真情依旧》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荷香》,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八套节目中多次播出。长篇小说《大地红颜》即将出版。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阿慈所著,“洋芋三部曲”第一部。被文学界名家誉为:“生活之作,生命之作,真心之作。”内容提要 甘肃定西北部被剥去植被的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地表破碎不堪,十年九旱,犹如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躺在沙漠里奄奄一息的巨人,一只手捂着胸口,一只手挣扎向前,焦裂的嘴唇间发出微弱的气息,听得出他们的呼喊:“水……” 这部书里讲的是全世界独一无二“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发生了独一无二的“土疙瘩”变成“金蛋蛋”的奇迹变革,固守千年的民俗文化和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剧烈撞击过程中,土地和人们的精神与生活由此发生的巨变。当然,在这势不可挡的改革洪流面前,刚开始也曾让人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惑,作为在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上有过切身体验的人,目睹在强劲的工业文明泥沙俱下不可阻挡的大浪冲击下,那些有着复杂的名族文化积淀的农业文明被连根拔起,随着汹涌的泥土流啸卷着奔出山口时,破碎不堪的土地上又多添了数道宽深的沟壑,我不禁和那里的人民同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当然,这只是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情况。在此之后就乾坤翻转,一碗油换不来一碗水的不毛之地,竟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伟大变革,退耕还林,广修梯田,筑坝固坡,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打窖蓄水,科学发展,地方区域性气候的形成,结束了千百年来“疯人捏就的世界”的病症,成了一个山川秀美,有着自己独特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企业的巨大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经济实体。连上苍都没有救得了那里的人民,今天党的政策救了他们,正如小说中那个被打倒的戴黑边框眼镜的教授预言的一句话:“这个地方虽然是疯人捏就的世界,上帝造它是疯了,可希望你们一定相信,最终治好这个病的人就是共产党”,历史和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言,了解定西北部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奇迹,天大的奇迹,人民能不感恩戴德吗?这正是当时我动笔写这部书的初衷。 想起雪漠先生在《大漠祭》前面的题记,我想我该这么说吧:当时光毫无表情刹那不留地飞逝并带走一切时,我从时空中奋力截下了一段曾经的影像,只是想让人们知道世界上竟然还有那种上帝遗忘的地方的人们,还能那么苦难而顽强地活着,而且还那么文化地活着,并最终把一个联合国都公认过“世界上最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一个疯人捏就的世界,变成了鼎鼎大名的“中国马铃薯基地”、“中国药材基地”和“中国花卉基地”,那里竟然也出了像洋芋牡丹这样自信而能干的女企业家,李尕成那样的作家,宋文山那样的画家,陈治国那样一心为村民着想的新型队长…… 他们身上太多的苦难和奋争,奇特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和整个民族共有的一些传统文化都在他们的命运中变得那么地复杂而沉重…… 这部书里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与活生生的人物;有的只是探求人活着的价值,与生命的终极意义,一下子要从一个什么震撼人心的故事写成一个提要来,确实有些无所适从。当然,相信用心读这本书的每一个人,都会深刻地被感动,被震撼。这一点是肯定的,毋庸置疑。 对洋洋牡丹身上所积聚的代表着西北女性的那种饱含着中华名族传统的智慧和善良,宽容与奉献的人性美大力的张扬和刻画,也对她与男权,民俗,守旧观念不断抗争,最终实现人格和命运自己主宰的独立,向往城市文明,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经历,给予了客观准确的同情和观照。洋洋牡丹身上几乎凝聚了那片土地上挣扎的女性所有的特征,她身上的一切变化,也正是那片饱经沧桑的母亲一样的土地身上的变迁。而她的大妈白艳芳的人生悲剧也正是上世纪以前一直以来那里的女人们背负着常人无法想象的重负,完全没有自己,自己也不敢允许有个自己的巨大重压下机械地活着的女性,正如她们自己所言:“唉,我不是人,仅仅只是个女人呀!” 洋芋牡丹的命运发展过程,正是那片热土变迁的详细过程,也是三十年来那里改革开放的过程。 这部书从头到尾散发着浓郁的民俗和自然的气息,处处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和对假恶丑的辛辣讥讽,对真善美的高调褒扬。 洋芋牡丹为代表的土地上的人们实现了洋芋花开赛牡丹的命运超越,同时也正是那片土地千百年来实现了空前的根本超越,而且,这又何尝不是整个中华民族当下的一种超越呢? 只要有敬畏,只要有向往,只要去坚持,只要去追求,敢爱敢恨,敢作敢当,都一定会实现。这一点也是洋芋牡丹身上最能给人启迪的闪光之处。 这部书的姊妹篇《敬畏与向往》,将会对农村当下的信仰混乱和危机问题,新环境下形成的道德观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年轻一代的知识性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他们的情感等问题深刻阐述。WsHt